RSS
热门关键字: 人才派遣  劳务派遣  代买  派遣  社保
当前位置 :| 首页>人力资源知识>

节后求职机会多多!但要小心这八大求职陷阱……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2-14 点击:

  
  李某到某公司工作,公司负责人要求代管身份证,李某把身份证给老板后就去上班了。
  
  可一到上班地点却发现,所谓的“大企业”,只是一间普通小作坊。实际工作与当初承诺的工种、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等都有很大出入。
  
  李某要求辞职并归还身份证,可老板不仅不归还身份证,还直接开口向他讨要违约金。
  
  正确做法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权利扣留他人证件原件,求职者不要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如有需要,仅向有关人员出示即可。需要提供证件复印或者影印件的,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
  
7、警惕“培训贷”
  
  定义:“培训贷”是指某些培训机构将高薪就业作为诱饵,向求职人员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用。
  
  王某即将大学毕业,急于找工作的情形下听信某培训学校“培训后高薪就业”的承诺,在培训前按要求向某借贷机构办理了贷款。
  
  然而,培训结束后,该学校并未兑现承诺,还让王某欠下了一大笔债务。
  
  王某意识到受骗,但因难以证明对方欺诈,最终无力维护自身权益。
  
  正确做法
  
  求职者要增强辨别和防范意识,参加培训前一要看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培训资质,二要看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三要看承诺薪资是否与社会同等岗位条件薪资水平大体一致。
  
  同时,要注意保留足够的材料,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
  
8、警惕非法传销
  
  定义: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缴纳费用或者以购买商品等方式,取得加入或发展他人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非法传销一般以亲友极力推荐的途径传播,基本都以轻松赚大钱、无需面试直接上岗为噱头,面试或工作地点都比较偏僻且转换频繁,公司业务不能清晰说明。
  
  张某即将毕业,听同学陈某介绍说有高薪工作。虽然工作地点偏僻,张某还是被高薪打动。
  
  当他到达工作地点后,却被传销组织控制住。一开始,所有人都与张某专门攀谈友谊,却不提工作内容,后来就向张某介绍“网络营销”。
  
  张某意识到被骗后想要离开,可房门已被锁死。张某想逃走的意图被发现,换来一顿拳打脚踢。张某家长报警后,民警将其救出。
  
  正确做法
  
  求职者要了解国家有关禁止传销的法规规定,掌握识别传销的基本知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树立勤劳致富、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
  
综合上述案例,提醒广大求职者
  
  1、劳动者求职时,可到当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求职,如人力资源市场、职介中心、人才中心;也可到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荐认定的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
  
  2、找到意向工作信息后,要和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亲友沟通情况,冷静听取他们的意见或相关领域工作经验。建议最好咨询并参考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三个人以上的意见建议。
  
  3、接到招聘邀约后,及时上网核实相关信息,特别是要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该用人单位注册或者备案情况,若查不到相关信息就说明该单位可能不存在。
  
  4、一旦发现黑中介,可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如遭遇求职应聘陷阱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请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
  
查询相关信息,可通过以下渠道
  
查询就业政策信息
  
  可登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网
  
查询招聘信息
  
  可登陆中国公共招聘网、中国国家人才网,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荐认定的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网站。
  
了解各地工作动态
  
  可登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办事指南等
  
  可拨打12333咨询电话。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